找到相关内容2380篇,用时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究竟一乘宝性论》简介

    四卷。北魏·勒那摩提(Ratnamati)译。又称《宝性分别一乘增上论》、《一乘宝性论》、《宝性论》。为有组织地阐述如来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收于《大正》第三十一册。  全书包含〈教化〉、〈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众生有如来〉、〈无量烦恼所缠〉、〈为何义说〉、〈身转清净成菩提〉、〈如来功德〉、〈自然不休息佛业〉、〈校量信功德〉等十一品(梵本为五章)。卷初并有偈颂述说各品的大纲。内容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3047193.html
  • 从近代中国对传统佛教的反思与日本的“批判佛教”看佛教研究的现代意义

    佛教振兴的开始,另一方面也为现代佛教留下了许多有待于我们去解决的问题,如来思想以及传统中国佛教的地位问题至今仍然莫衷一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若干年以来,无论是日本、韩国佛学界,还是中国佛学界...宗兴盛而后,佛法之光愈晦。”这里,不光将这些宗派判为“伪说”,而且将中国佛教后来的“衰微”归之以中国化佛教思想,将以如来思想以及“性觉”思想为主流的中国化佛教判定为“讹传”或“误读”的产物,欲借...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3659799.html
  • 如来藏唯识体系

    如来藏唯识体系   所谓“如来藏唯识体系”,就是以唯识法相阐述“如来”思想的唯识学体系。 《楞伽经》阐述如来思想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今略述如下...所造)。《楞伽经》认为万事、万物、万法都是这个“如来”的幻化变现。   《楞伽经》的唯识观所体现的“如来”,又称“阿赖耶识&rdquo...

    李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4355162.html
  • 披离无明 成就法身

    利益人天!   释真圆   本智契经偈云:  根本无明闇  其力最大故  能障一切智  令得不自住  断须般若剑  饰须功德宝  无明海渐竭  法身山徐显   无明尘翳障众生如来清净本性,本具智慧无由开显犹如金埋深土,颠倒生死随无明流转罪业不断,尘翳日重,一切本能不得开发,如来尘封埋没,于三恶趣中轮转不息。今幸得人身,当深入三藏,汲取真如智慧,以此智慧剑披离无明,不断修行四无量行,六波罗蜜...

    释真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5557636.html
  • 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学心性论的批判

    唯识学观点并不能反映瑜伽行派的复杂思想。不仅瑜伽行派的如来思想影响了如来学的发展,而且其唯识学思想亦蕴涵有发展“本觉说”的可能。还有,种子缘起与真如缘起亦并不矛盾。   ...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源于对如来概念的误读(后将述)。吕先生是本着唯识学的立场立论的,因此,对心性与心进行了严格的区分。按照他的观点,对本寂的心性说而言,心性是无为法,是真如法性,离分别...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4642180.html
  •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共许的。在印度佛教中,心识与染净、真妄等概念经常相组合。这是因为佛教修证过程中,有两种转依——染净依与迷悟依。在印度大乘经籍中,有一类经论是专讲“如来自性清净心”和“佛性”思想的。佛教界有人把如来自性清净心、佛性思想当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将其与中观学、唯识学并立为大乘佛学三大体系,这样的判断其实并不准确。如来思想不是...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947489.html
  • 近代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与日本的“批判佛教”

    近代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与日本的“批判佛教”  杨维中  摘 要:近代以来,无论是中国佛教界,还是日本佛教界,都不约而同地对影响中国佛教最为深远的如来思想展开了反思,甚至批判。中国方面的主力先是支那内学院的欧阳竟无和吕澂,其后是印顺法师;日本方面,一开始主要围绕着《大乘起信论》以及《楞严经》的真伪展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则有“批判佛教”思潮集其大成。其实,这一思潮所指责的如来是“实体”、“...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5659638.html
  • 佛教哲学与唯识现象学: 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

    ,我现在想问的第一个问题,当我们讲到转依就会涉及到「如来」的问题,就是识转变这种意识存在的根据,就是一个法界,就是一个转依,我认为探讨如果识转变这样的转变的当体具有其存在根据,这会涉及到转依的问题,而在这里必须讨论如来思想的相关论述.现在我想问你的问题就是,你的理论与传统的如来说的差别在那边 比如说,你讲说从识转变讨论到转依,进行一种唯识学的解读,你为什麼要进行这种解读是不是你意识到传统的...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74066.html
  • 中国化佛教性觉思想刍议――以《宗镜录》为考量

    理论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性觉思想体现最为显著的首推中国禅宗。而中国华严宗在一心(如来)的基础上配以印度佛教缘起思想发挥而成的无尽缘起论,堪称最为精妙与高级的中国化佛教体用论。永明延寿大师(904~...缘起论为框架下力图建构完整的缘起理论模式。早期如来藏经以针对般若思想极端遮诠式谈空而易导致的虚无主义问题之面貌出现,这点从《央掘魔罗经》等中明显可见。如来经心性本净说作为思想资源对原始佛教缺陷的心识...

    慧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641510.html
  • 紫虚居士:以唯识论的观点谈修行中的各种无明

    所说的“真确了知”不是人家告诉你或你由书中所得知,也不是如哲学家推理所知,而是如佛教的、如许多大修行者们所悟的“真了知”。    二、真如与如来   为要了解众生无明的状况及其发生情形,就要知道“真如”与“如来”这两个名词。真如是众生本来的清净状态,但它“能生无明”。于最初...

    药师山 紫虚居士

    唯识|无明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13101129237.html